粵熨衣板反傾銷應訴失敗 高稅率關閉美市場大門
日期:2004-07-20 作者:管理員
粵熨衣板反傾銷應訴失敗 高稅率關閉美市場大門
日期:2004-7-20 新知稅收網
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前日終裁中國熨衣板對美相關產業存在實質性損害為標志,持續近一年時間的美訴華熨衣板傾銷案終于劃上句號——中國企業敗訴。
從而,上月美國商務部(DOC)所作6.6%-113.8%的反傾銷稅率裁決自動生效。引人注意的是,除了獲取6.6%理想稅率的廣州新新日用品公司外,其他無論應訴還是非應訴企業所面對的52.04%-113.08%的高稅率都將意味著美國市場大門的關閉。
出口產品替換法會否奏效?
但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市場對大部分國內熨衣板企業永久關閉?一些企業向記者表示,他們準備通過一年一度的復審來爭取自己正當的權益,同時還會開發新產品以“規避”反傾銷。
據了解,此次美國起訴的對象是“金屬面板與立式腳”的熨衣板,“只要將面板換成塑料的就可以了”。廣東恒業寶麗亞公司今年2月份就開始著手塑料面板產品的研發,以博得客戶的認同。
這一方法會否奏效?也許還有待時間驗證。因為新產品涉及到不同的設備引進以及成本問題,同時金屬面板的熨衣板在市場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要扭轉顧客已經形成的消費習慣,肯定要花不少力氣。
失敗原因是企業間聯合不夠
這次廣東熨衣板反傾銷應訴為什么會失敗?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源在于熨衣板行業各企業之間的關系并不友好。正是由于它們沒有很好地聯合起來,直接導致ITC在一開始時就作出產業損害存在的初裁,其后多個良機也因此一次次地失去。雖然廣州新新取得了理想稅率,相對于國內其他企業來說確實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優勢,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6.6%的關稅對本已利潤微薄的熨衣板行業來說意味著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的削弱。
這里,人們不禁會想到極為類似的中國彩電反傾銷應訴一案。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反傾銷應訴必須聯合起來,這樣的教訓已經不少了。”
來源:稅務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