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順德出現“找廠公司”(南方日報報道)
日期:2004-10-29 作者:管理員
南方日報 【物流】順德出現“找廠公司” |
2004-10-29 10:44:44 來源:南方日報 崔旭明 |
為國外采購商尋找工廠 為客戶跟蹤落實訂單 記者近日從順德了解到,由于順德出口劇增,除了傳統的外貿公司,順德出現了一種兼營生產和為外國客戶聯系業務的新型企業,而且擁有大批客源。 究竟這些以前一門心思搞制造的工廠企業,為何轉型為兼營外貿業務?他們比起專業的外貿公司,長處在哪里?記者走訪了其中較為有名的廣東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 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順德的外貿出口總額達到34.9億美元,同比增長44.4%。這一增長相當部分是由中小企業造就的。 “順德以前主攻內銷的工廠不少已轉向出口。其中很多企業是內外兼營,以內銷為主,也開始試探海外市場。”一位本地外經貿專家指出,“但是,當他們發展出口業務時,他們會發現遇到眾多的問題,比如說家族式企業的領導人英語不過關,無法與客商直接溝通;又比如說他們對國際貿易中的信用證制度、檢驗制度不熟悉,常常會碰到暗礁;比如說他們和國際采購商沒有聯系,缺少固定的客戶。” 為什么這批工廠企業不愿意找外貿公司為其代理業務呢?記者走訪了順德不少五金、家電、家具工廠,發現其中雖然也有一些與外貿公司聯系,但很多企業都寧愿自找出路。一位企業主說:“外貿公司的服務并不好,首先他們都從我們這里采購貨物,再賣到外國去,賺取價差,把工廠的通路捏在手中。另外他們對工廠的生產實際也不了解,一旦出現檢驗檢疫問題、反傾銷問題,他們往往就會轉而尋找其他企業,根本不用理會工廠的死活。” 其實,順德本地中小企業出口還有不少其它問題,比如一家企業老板就說:“做出口就肯定要有懂英語的員工,我們也曾想過找翻譯,但聽說不少企業在與采購商談判中,都曾出現過翻譯從中竊取信息,再提供給其他廠家的事情。我們不敢信任。” 另外,也有國外采購商透露,佛山的確有很多工廠,但他們對這些工廠的信譽、產品質量、規范程度等等情況都不熟悉,很難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外貿公司對歐美、日本等地的銷售渠道比較熟悉,但往往也有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們不熟悉本地工廠,不能保證國外客商的需要得到滿足。 但是,近段時間,順德一家名叫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外貿領域越來越有名。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已幫助五金、家具、家電、安全防衛設施等十數個行業的100多家企業聯系出口業務,而且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該公司幫忙聯系業務。 寶麗雅是一家什么公司呢?該公司成立于1993年,剛開始時還僅僅是一家純家居用品生產企業,只有內銷業務。但從1996年開始,該公司就轉向國際市場,并通過了德國TUV公司的ISO9001:2000認證。而由于長期經營出口業務,寶麗雅和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隆等國際零售巨頭,以及其他國外中間商建立了長期的關系,并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他們也開始憑借這方面的優勢拓展其特色外貿服務。 “市場不斷變化,其直接結果就是銷售、營銷管理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對營銷通道(渠道)的擁有或控制對企業的生死存亡至關重要。”恒業·寶麗雅集團董事長葉中平先生表示,“所以我們提出了‘橋’的概念,就是要為行業建立一種公共的通道,使產品順利到達消費者手中,為企業提供第二種平臺。” 在阿曼,有一家經營意大利衛生潔具、燈具、裝潢產品的公司,希望在中國尋找貨源,但又不愿意通過外貿公司轉手,廣東寶麗雅則為其聯系了佛山市中博陶瓷(潔具)有限公司,客戶與該企業直接見面,談好價格,而廣東寶麗雅方面則提供跟進的驗貨及報關服務。今年春交會,寶麗雅又為順德一家布藝廠獲得了10多萬美元的訂單。 “我們提供的外貿服務與普通的外貿公司有幾個不同點,一是我們不采購貨物,只是引導雙方見面,我們不賺差價,只收取外方的服務費;二是我們熟悉工廠,能夠直接為外企找到那些通過國際標準驗證、生產規范、產品符合環保、檢驗檢疫標準的廠家,省卻很多麻煩;三是我們還有眾多出口方面的服務,比如出口信用證的審定等等。”葉中平說。 廣東寶麗雅提供很多有關服務,包括在采購商與廠家簽訂協議后,寶麗雅負責訂單進度情況的監察,雙方溝通等多方面的服務工作。由于這種新型的外貿形式較為貼合雙方需要,所以越來越多廠家選擇與寶麗雅聯系。 “順德目前有能力從事該項業務的公司還很少,但以后可能會增加。”一位專家說。 提起廣東寶麗雅,不少人都會記得去年著名的熨衣板反傾銷案。由于措手不及,寶麗雅當時被判輸美產品相當高的懲罰性稅率。但是在不長的時間里,寶麗雅的葉中平董事長便約見了一批律師和北京的官員,著手了解大量的反傾銷應訴技巧。 一直以來,美國、歐盟的反傾銷法常識在中國內地處于一種神秘化的狀態。如果不是曾在美國留學的法律專業人士,很難厘清那些復雜難解的條文。中國企業通常也只能通過中國律師聯系美國的律師事務所,而且根據法例不能旁聽庭辯。在這種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環境下,中國企業只能完全聽從律師的指點行事,無異于一個無知小童任人擺布。 “反傾銷是產業之爭,也是渠道之爭,不要以為要損害了對方的產業利益才告你,美國和歐盟的客商如果跟某廠家合作好,也可以通過低價買貨抓住證據將一個行業的企業全部告倒,讓一家生產企業和一家中間商壟斷整個渠道。本地企業對反傾銷的無知,會使他們在出口上遭遇極大的風險。出口企業需要反傾銷法律常識的咨詢,而普通的企業法律顧問又常常起不了這個作用。”葉中平說。 本月,葉中平剛剛從順德勒流鎮政府舉行的一個反傾銷知識講座上回來,鎮政府組織了數十家企業來聽講座。“稍后會有更多的講座,反傾銷應訴輔導也將成為我們外貿服務的一部分。”葉中平說。 |
責任編輯:范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