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故土情”讓資本合理流動(摘自民營經濟報)
日期:2005-09-23 作者:管理員
拋開“故土情”讓資本合理流動 |
金羊網 2005-09-23 16:16:58 |
拋開“故土情”讓資本合理流動
廣東寶麗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中平
民營企業的“開放意識”,首先是要在觀念上開放,要學會“睜眼看世界”。拋棄民企老板特有的“故土情”,現在正是大規模轉變的前奏。看看廣東產業發展的歷史,廣東之所以比內地更早有開發意識,很大原因是因為香港國際化產業的轉移,使廣東最先獲得利益。接著就形成了產業系統,有了相關的配套產業,這才在落實開放上比別人先走了一步。后來長三角也跟了上來,他們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現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都面臨著內地企業的沖擊,他們的成本更低,而對于以輕工業為優勢產業的珠三角來說,勞動力、土地的壓力更大。要接受沖擊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把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提高,這用開放意識來體現的話,就是可以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提高生產工人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等等。第二個就是把工廠搬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看看深圳,早先經濟特區的優勢已經基本不存在了,現在他們提出了產業轉型,向高科技產業過渡,做更大的港口發展服務業。這是政府提出的觀點,他們的核心是“創新”,而對于企業來說,應該從深圳的這個“故事”里找出這種轉變對企業的啟發。我覺得現在是大規模轉變的前奏,想想當初香港企業為什么要遷移到國內來?就是因為資本逐利的原則,要追求最低成本。我們學習別人的開放意識,關鍵是要學習別人的思維方式。現在到了重演香港企業搬遷到珠三角故事的時候。我們的企業總是有一種“故土情”,在某個地方發展起來就不愿再離開,去陌生的地方,但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要追求最低成本就必須要去改變原來的東西。
王素慧
(曉航/編制)
《民營經濟報》(2005年9月24日 民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