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并非一定是好的核心競爭力
日期:2009-09-24 作者:管理員
專注并非一定是好的核心競爭力
葉中平 2009年9月23日
今天,起床已7點了。波蘭的時間要比北京慢六小時,即國內已經是中午1點了。習慣看下手機,一則短訊吸引我,原文如下:“我看到一段話,感觸很深,很多企業選擇走多元化道路,它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逃避,可以選擇。不過也正因為這點,在選擇中失去了自己專注于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的領先地位。因此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實際是在失去,專業化最大的問題是看上去沒有選擇,沒有退路,格力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只做空調的企業,很多人說我空調不行可以做冰箱,冰箱不行可以做彩電,這樣導致他們始終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這也是空調業從四百多家企業到現在所剩無幾的原因之一,我與您共勉,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基業長青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
在波蘭,若打國內電話要20.99/分鐘,接聽也要約6元/分鐘,的確太貴了。還好現代科技給了很多選擇的方式,我把手機轉到秘書臺,所有來電都變為短訊通知。看到短訊,有必要就上網用網上電話或電郵回復,這也是一種接近免費的溝通方式。這樣于歐洲的我的手機似乎變成了二十年前“BB機”了。
我看到這么長的短訊,文內中的因果關系、論點、證據,看得出來都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一個與我素不相識的人,給我發了一條這么用心的短訊,實在要多謝他的。我想對方應是做企業培訓或管理顧問的,發送這些有哲理的短訊應也是他業務推廣的一種方式吧,也是其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方法。
是啊,現在生意的確不易做成的。但對于他提到的觀點,我是這樣理解的:核心競爭力與核心功能時常有著相關性,核心競爭力常常是通過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功能來體現出來的。
就以BB機為例吧,因為手機擁有了BB機的核心功能,且還有其他BB機所沒有的功能,如可直接通話,所以今天的BB機也就基本退出市場了,我只見香港的手術醫生還有在用。九十年代的潤訊只專注做BB機,不向移動電話通訊方向開發,于是在早十年,潤訊就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如何? 還要看社會發展方向、科技進步的速度等等多種因素。以為專注就是好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會死得更快。企業老板有時也要抬頭看路的.因為今天社會變化太快,之前的火柴廠現在不做廣告火柴話就必轉行或關門了.可能不久手機工廠和手提電腦工廠都不存在了,取代的可能是一個不叫電腦又不叫手機的新產業了, 比手機更大、手提電腦更小叫“手腦”的東西, 因為貯存、上網和通話合一了。
不過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傳統的產業就不易變化,如香云紗這傳統工藝就不易變,變了也不適合。歐洲大量保留文化復興時期的建筑,這也是不能變的,人們也是沖著這些東西去的,這是人類的歷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