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內需政府能否給補貼
日期:2010-01-29 作者:管理員
| ||||
“2010年中國的出口依然不容樂觀,開拓內需市場仍是企業的當務之急,出口有出口退稅,那么內銷可否考慮給予企業一些渠道補貼?”在順德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廣東寶麗雅集團董事長《扶持制造業進行內需市場品牌建設和轉型進入零售業》的提案,引起與會代表的熱烈討論。
出口轉內銷要過三大山
葉中平指出,廣東是中國出口第一省,而順德制造的出口量一直占據佛山市半壁江山,在后金融危機時代,2009年一度負增長的順德,終于止住了下行的勢頭,實現了由負轉正的可喜突破,但是縱觀世界經濟復蘇的現狀與形勢,出口市場要實現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金融危機的深刻影響,使得一直充當“打工仔”角色的順德大部分企業開始出口轉內銷,大力開拓內需市場,但是,對于既無品牌又無渠道的出口型企業來說,成功走出這一步談何容易? 2009年年初,順德龍牌電器公司一度派出大批業務員走遍了中國各地,但就是沒有一個經銷商愿意代理名不見經傳的家電產品,這事實上成為珠三角同類型企業共同的遭遇。 “2010年是中國內銷市場黃金十年的第一年,出口企業難轉型,真正的問題還是制造業進入零售通路的成本太高,表現的核心就是經濟學講的交易成本過高。”占用制造企業的現金流、高昂的進場費、推廣費,各種名義的贈品,如今國內大型連鎖零售商店大欺廠趨勢越來越明顯,一般企業根本就難以負重。 葉中平指出,企業出口轉內銷要過三座大山:消費者認知、品牌與通路,而這一切成為成本高昂的門檻,一般企業要跨越三座大山,沒有雄厚的基礎難以實現。
政府補貼必成催化劑
事實上,面對出口面臨的種種困難,一度無限風光的寶麗雅也開始了一次大膽的嘗試———目前,一家定位于國內一線城市的連鎖家居用品店將在廣州破殼而出。它通過一種創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建立現金流自主、能為品牌提供充分展示平臺的渠道,成為了出口型企業拓展內銷的創新之舉。 而家居聯盟的發起人之一就是葉中平。他表示,自建內銷渠道與平臺,個別企業單打獨斗難以為繼,“眾人拾柴火焰高、聯合制造做內銷”,以此為目標,寶麗雅與廣東凌豐、陽晨廚具、君子玻璃等一批頂級出口家居用品制造商合股,攜手推出連鎖家品店。 “砍掉中間商、實現交易成本最低,最終讓利消費者。”葉中平道出自建渠道的種種好處。據了解,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佛山企業在這一方面已經作了大量的嘗試,順德家電企業在勒流開設了第一家“順德家電”連鎖店,佛山陶企組建了建材“冠軍聯盟”,一批企業大力拓展“網購”市場…… 然而,轉型是艱難的,代價也是沉重的,尤其是第一步最是需要勇氣與意志。“建議政府將渠道創新、商業創新也與產品技術的自主創新通盤考慮,為開拓內需市場加入催化劑”,葉中平寫道。 他建議從4方面進行補貼:一是補貼本地制造業產品進入現有的零售賣場;二是獎勵和引導本地制造業自行設立賣場、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三是補貼本地制造業參加國內幾大展銷會的參展費用;四是對品牌構建進行投放部分的補貼;五是對創新內銷商業模式,產生實際成效的企業措施進行扶持。 南方日報記者王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