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董事長陪同原深圳市副市長張鴻義先生到訪順德寶麗雅與龍眼。
日期:2013-12-18 作者:管理員
2013年12月17日上午,原深圳市副市長張鴻義先生到訪順德寶麗雅與龍眼。
在寶麗雅的樣板間,他詢問了產品的特點,市場情況。因為我們出口到全球100多外國家地區,我向他介紹了不同產品的特點與消費國的文化、人種、習慣的關系。因為張市長曾經在倫敦、香港、澳門的金融機構長期工作,也討論香港人在97金融風暴的飲食場所的變化,講到香港的快餐文化對櫥房用品的影響,因為講到寶麗雅的砧板,在香港市場的關系中引出。我也同時介紹到橡膠木為何是環保木的歷史故事。
在寶麗雅20年的圖片介紹區,張市長看到他的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長,前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何偉文先生的圖片,也就引出了反侵銷這個話題。我向張市長匯報了03-06年寶麗雅反侵銷的經歷以及感悟。從一張互動產品乒乓球的圖片,也討論到企業創新與VC風投對創新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力。
之后我們去到順德勒流龍眼村委拜訪,張市長了解龍眼的概況以及經濟的事項,之后我們一行參觀了龍眼的太尉廟、華光廟,這個龍船點睛的地方。當聽到去年有80多艘龍船來到,他問,是同一個鎮的嗎?得知有外縣的龍船來,他很感興趣,問了更多的問題。我解釋說,行政區域是我們人為規定的,坊間的交往并不按這個方式進行。
我們再到明朝建筑的龍眼梁氏大宗祠參觀,在這里張市長看得很細,包括每付對聯。龍眼在近代出了一位名人,他是梁敦彥,晚清最后一任外務大臣。由他的后人解說這位中國清代首批留美幼童之一的在鄉下留存的故事。
1878年,梁敦彥考入耶魯大學,這也是容閎的母校。據說,他原本喜歡自然科學,尤其擅長數學,但祖父希望他為官, 光宗耀祖,在國內的李鴻章也對這群高中畢業生有各種考量和建議,于是他選擇了法學系。 因為當年中國政府于他還有一年畢業時,全部要回中國的歷史事實。戛然而止的留學,光緒三十三年,即1907年,經耶魯大學的一批教師和校友聯名推薦,梁敦彥獲得了學士學位 和名譽博士學位。這是遲到了二十多年的學位。
對他的家境,張市長問得很細,另對龍眼村重光宗祠的資金來源,張市長也認真地了解,當從那捐資芳名石刻中看到這些數據,張市長認為這是族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離開梁氏大祠堂時,張市長在貴賓留言簿上簽上自已的名字。
我們又去到龍眼的尚書第舊址參觀,這位天津大學前校長的故事,的確引起同為天津人的張市長更多的興趣,他也細談了順德博物館副館長李健明關于這位晚清外交大臣的介紹。對于這個當時由梁敦彥從京城帶回的有18間房子的四合院的建筑,張市長仔細地詢問了損壞的時間與原因。對于在1972年拆掉的,大家都感很可惜。今天這個三面環水的尚書第,只能看到當時的麻石墻腳了。這種破壞,也引出了今天的保育問題。
午飯時,張市長介紹了他70年代末多次來到過順德,也住過當時的清暉園,對昨天與今天所見到的大良市容大贊一番,認為這樣的中等城市,是更適合居住的。
今天是10度以下,北風冬雨,張市長興致勃勃地參觀這些歷史的東西,我想雖然衣服也淋濕了不少,但想到順德水鄉的文化復興夢,通過此行給了我們更多的溫暖。
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有現代與歷史,中國與西方,學習西方更要保護好自已的歷史。多謝李津逵教授交待的任務,使我又學習到了新的東西。
張鴻義先生簡介
張鴻義,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香港銀行學會資深會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兼職教授。曾任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行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副主任、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華僑商業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總經理、澳門銀行公會主席、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