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因”發力 全體受益(轉自珠江商報)
日期:2005-06-22 作者:管理員
首屆廣東(順德)反傾銷論壇于去年11月27日在順德舉行,有300多人參加。本月11日,中國(佛山)反傾銷論壇拉開帷幕,此次盛會將近1000人參加,龍永圖、于永達、何偉文、張玉卿等多名反傾銷知名人物應邀出席。
此次論壇舉辦得相當成功,這和國際貿易形勢有很大的關系。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令企業家目不暇接: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一波三折,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還有待解決、中國鞋即將遭受歐盟反傾銷對待,韓國對中國的陶瓷反傾銷立案本月26日就會揭盅。同時,中央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國際貿易新特點的消息等等。這一系列的新聞在各媒體的渲染下,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界紛紛意識到學習反傾銷知識的重要性,從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次論壇舉辦的成功。
“時時反省,事事反省”。在欣慰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論壇的作用在目前還是停留在“掃盲”的階段,企業要了解更深、更專、更系統的東西,還必須從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加強對反傾銷學習著手,從而真正在國際貿易中揮灑自如。
原因有內因和外因之分,外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廣東兩次反傾銷論壇為廣東乃至全國的企業反傾銷知識普及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指引性使很多企業家受益良多,不僅建立了防范反傾銷的意識,目光長遠者更是把反傾銷納入整個公司的發展戰略。同時,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各企業是反傾銷的最基本單位,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反傾銷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加強避免和應對反傾銷的能力,是其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當一家企業面對反傾銷或者即將面對反傾銷時,要企業家抽出時間系統學習相關知識,確實不合實際。從筆者自身的體會來看,最快學到最實用的反傾銷知識莫過于親身經歷一個案件,但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可以實際操作的辦法,因為“學費”的確太貴。也許我們采用現今比較流行的手段,“虛擬”地經歷一次反傾銷會比較有效。找到一個跟自己同行或類似行業的案子,將自己當作一個反傾銷案件的當事人,按照反傾銷的程序一步一步來,在此過程中盡可能地查找相關資料,并就有關問題多和有實際經驗的人討論,整個案子分析下來,相信會積累很多的知識,更加明白引起反傾銷的原因,從而知道如何應對及避免。
行業協會在反傾銷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反傾銷是整個行業的事情,更是我們每一個企業都應該關注的事情。反傾銷知識的普及也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商會和我們每一個企業的共同努力。去年9月筆者為順德近百家出口企業老板就反傾銷作了3小時的講解與互動性的問題討論。今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的“2005年投資海外管理層論壇”在上海召開,筆者應邀在會上作了反傾銷演講,并與牛津大學教授一起與多位國內跨國企業及上市公司老總交流體會。同時我們也樂意與相關商會及企業分享與討論反傾銷話題。因為我們認為,只有企業真正了解了反傾銷的知識,才會同心協力維護同行業的共同利益,才能在遵守WTO規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為構筑良性、公平、有序的貿易局面,為將來對外貿易的發展壯大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看到我們的企業家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不足和困惑,這是我們在反傾銷路上必須經歷的階段。只有跨越這樣的階段,我國企業才能在國際貿易的海洋中自由游弋。